在丙烯酸乳液生产中,高速搅拌工序易引入大量空气,导致泡沫堆积。某化工厂在年产5万吨的丙烯酸乳液产线中,因乳化剂(烷基酚聚氧乙烯醚)与分散剂协同作用,搅拌转速达1200rpm时泡沫覆盖率超80%,造成反应釜有效容积下降35%,并导致产品粘度波动和批次不均。
表面活性物质富集:乳化剂降低表面张力,泡沫液膜弹性增强,稳定性提升;
机械能输入过高:高速剪切使空气卷入速率加快,气泡粒径分布集中在50–200μm,难自然破裂;
温度敏感效应:夏季环境温度>30℃时,泡沫寿命延长至常态的2倍。
采用有机硅-聚醚复合消泡剂KM-325,其特性包括:
分子级疏水颗粒:纳米二氧化硅载体穿透泡沫双电层,破坏膜弹性;
耐高剪切稳定性:聚醚改性硅氧烷结构耐受1200rpm机械剪切力,持续消泡>4小时。
紧急消泡:在搅拌启动阶段按0.15‰剂量直接注入反应釜,3分钟内泡沫高度从45cm降至4.5cm;
长效防控:在乳化剂投料环节同步添加0.05‰剂量,抑制泡沫再生。
该方案实施后,年增产丙烯酸乳液1.2万吨,且消泡剂残留未影响乳液透光率(保持>98%)。此技术适用于高剪切乳液聚合体系,通过化学消泡与工艺参数联动实现零停机生产。
© 2005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凯密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(粤ICP备2024289318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