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铜矿浮选过程中,过量泡沫会占据浮选槽有效空间,降低设备处理能力,并干扰矿物颗粒与气泡的附着规律,导致铜回收率下降3–8%、精矿品位波动2–5%。某大型铜矿企业采用传统消泡剂时,强碱性矿浆(pH 11–13)中消泡活性衰减60%,泡沫层覆盖率超40%,年损失达360万元。
针对铜矿浮选痛点,开发KM-680,实现三重突破:
纳米复合消泡体系:
采用疏水二氧化硅(粒径≤5μm)与改性聚醚硅氧烷协同,动态表面张力降至24mN/m(25℃),5秒内破除顽固泡沫,抑泡时间延长至120分钟,减少补加频次50%。
宽pH与高温适应性:
在pH 1–14及10–80℃环境下保持活性稳定,耐5000s/1高剪切力,避免因矿浆酸碱度波动或搅拌强度导致的消泡失效。
零干扰浮选指标:
与黄药、黑药等捕收剂相容,不改变黄铜矿、斑铜矿表面疏水性,确保铜矿物回收率与精矿品位。
智利某铜矿浮选厂在强碱性矿浆(pH 12.5)中应用KM-680:
添加方式:0.15%剂量于粗选段一次性加入(原消泡剂需0.3%);
泡沫层厚度从18cm缩减至4cm,浮选槽处理能力提升22%;
铜精矿品位从23.5%提高至26.8%,尾矿含铜量降至0.15%(原0.32%);
年节约消泡剂成本37万元,减少铜金属流失150吨。
该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斑岩铜矿、硫化铜矿等浮选体系,兼容充气式、机械搅拌式浮选机。
© 2005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凯密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(粤ICP备2024289318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