炎夏的车间里,陈工程师第三次停下数控机床。灰白色的泡沫从加工槽边缘不断涌出,沾湿了精密导轨,溅落在刚刚定位好的工件上。他抹了抹额角的汗,看着操作面板上跳动的报警信号——这已经是本周第五次因泡沫导致的非计划停机。
此前尝试的几种消泡剂,要么短暂压制后泡沫再度反弹,要么在高速循环的乳化液中迅速失效。直到三个月前,陈工接触到凯密泰克的实验室。技术团队没有急于推荐产品,而是带着便携式起泡模拟装置来到现场,在不同压力、温度与流速条件下反复测试切削液的起泡特性。
“泡沫问题本质是体系失衡的缩影。”凯密泰克的技术专家指着显微镜显示屏解释道,“传统消泡剂只是暂时打破表界面张力,而我们需要找到与您切削液体系相匹配的持久消泡路径。”
他们发现该企业使用的半合成切削液中含有特殊极压添加剂,常规有机硅消泡剂会与之发生拮抗反应。经过十七次配方调整,最终选定以聚醚改性硅酮为骨架的复合型消泡剂,并采用梯度乳化工艺增强其在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。
结果令人惊喜:添加量仅为传统产品三分之二的情况下,连续运转七十二小时未见泡沫溢出,且工件表面光洁度提升明显。如今陈工的车间记录板上,已连续六十天未出现因泡沫引发的停机记录。
凯密泰克相信,真正的技术突破源于对细节的执着。每一款消泡剂背后,都是对特定工况下流体动力学与表面化学的深度解码。
© 2005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凯密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(粤ICP备2024289318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