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实验室的灯光下,李工第17次搅拌着新调配的水性色浆。显微镜视野里,那些倔强的颜料颗粒依旧抱团取暖,在体系中划出刺眼的分水岭。这种场景在涂料研发中并不罕见——当水性化浪潮席卷行业,如何驯服微米级的颜料粒子,成为横亘在无数工程师面前的现实挑战。传统分散剂在界面张力与空间位阻的平衡木上步履维艰,直到那支印着Chemi Tech字样的样品被注入烧杯。
凯密泰克研发团队从分子仿生学中获取灵感,设计出具有双亲性嵌段结构的分散剂。其疏水端如精准的锚链扎入颜料晶格,亲水端则在水中舒展成动态保护层。这种'刚柔并济'的分子构型,在颜料表面构建起0.8纳米级的立体防护网,使粒径分布标准差锐减42%。某汽车涂料厂的测试报告显示,采用该技术后,红色单色漆的ΔE色差值稳定控制在0.3以内,彻底告别了调色时的批次波动。
更精妙的是其动态润湿机制。当分散剂分子以每秒10^5次的频率在界面振荡,新暴露的颜料表面在0.03秒内即被包裹。这种'闪电战'式的润湿效率,使钛白粉在30分钟高速分散后即达到Hegman细度计6.5μm的极限值。而在储存稳定性测试中,经凯密泰克处理的钴蓝色浆静置180天后,仍保持着牛顿流体的丝滑状态,沉降指数仅为常规产品的1/9。
如今,当李工看着流延成膜的光泽表面在光谱仪下折射出均匀的波峰,他终于理解技术文档里那句'分子级分散创造宏观级价值'的深意。在凯密泰克的实验室里,每支分散剂都在讲述着同样的故事:真正的技术突破,始于对微观世界运行法则的敬畏与解码。
© 2005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凯密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(粤ICP备2024289318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