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在南方某工业园区的涂料车间里,工程师赵伟盯着反应釜中不断膨胀的泡沫皱紧了眉头。这些看似柔软的泡沫正像沉默的侵略者,缓慢地吞噬着生产进度与产品品质。每延长一分钟的消泡时间,都意味着能耗的攀升和批次稳定性的风险。
三周前,赵伟第一次接触到凯密泰克的消泡剂样品。他记得技术工程师李明在电话里说:“泡沫不是敌人,而是信号。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它,然后精准应对。”
凯密泰克的团队没有立即推荐产品,而是带着便携实验室设备来到现场。他们发现泡沫的生成与搅拌速度、温度突变以及新采购的助剂相关。第七天,一桶淡蓝色透明液体被注入试验反应釜——泡沫在升起前就被瓦解成细密的气泡群,像被无形的手轻轻抚平。
最终采用凯密泰克的消泡剂,其微纳米级粒子能穿透泡沫膜的双分子层却不影响体系透明度。生产记录显示:产品瑕疵率下降至原来的三分之一,每批次生产时间缩短18%,每年可节约因泡沫导致的能耗成本约相当于整套系统的维护费用。
现在赵伟的车间里常备着蓝色桶装的原液。他喜欢在巡检时用手电筒照看反应釜——没有泡沫的遮挡,他能清晰看见物料如丝绸般均匀流动。‘这就像给生产装上了呼吸阀’,他在技术交流会上对同行这样形容。
凯密泰克的技术档案里记录着数百个这样的故事。他们的实验室总放着几十个装着不同液体的玻璃瓶,每个瓶子背后都连着生产线上真实的焦虑与期待。技术总监王工常说:‘我们卖的不仅是化学品,更是对生产节拍的守护。’
© 2005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州市凯密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(粤ICP备2024289318号)